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hrbsnwy.com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hrbsnwy.com

全力构筑新时代城市区域化党建共同体——昌吉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纪实

2018-07-31 10:10:47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基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是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有力抓手,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改善服务民生、增进群众福祉的必然要求。一个地方的城市基层党建强与弱,直接决定着这个地方是不是可以发展好,群众是否能生活得幸福。可以说,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昌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牢固树立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理念,大力推行“四纵四横”区域化党建模式,在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党员群众等方面实现同频共振,构建了“党建统领、联创共建、资源融合、服务一体”的区域化城市党建共同体。

以强化领导为根基加速区域党建深度融合

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我们党积极应对执政新挑战的需要,也是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为在新时代开创一条区域党建深度融合的新路子,昌吉市始终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号课题”,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职能部门“一把手”组建调研组、督导组、推进组,研究制定《关于全面实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社区工作》等机制性文件,建立健全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新兴组织共同参与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坚持“月督导、季通报、年考核”,深入一线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从“基层自转”向“上下用力”转变、从“局部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初步形成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积极探索构建“四纵四横”工作体系,纵向按照“城市社区200-300户的标准”,将67个社区划分为690个管理网格,组建网格党支部183个、楼栋党小组572个,形成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塔尖”,以网格党支部为“塔身”,以楼栋党小组为“塔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组织体系;横向在全市6个街道、67个社区成立“大工委”“大党委”, 选聘445名辖区单位、新兴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为“大工委”“大党委”兼职委员,实现了区域内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单位党组织、新兴领域党组织的互联互通,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此外,昌吉市还创新推广“党群服务中心+”模式,建立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站和商务楼宇党群驿站三级服务阵地,将4200余家新兴组织全部“网”进“大党委”管理,指导孵化新兴组织党组织419个,有效扩大了党建覆盖面。

以健全机制为保障推动区域党建高效运转

为理顺工作职能,昌吉市对街道、社区工作职能进行多次专题研究,全面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职能首位,大力实施街道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将街道社区之前承办的136项事务“归零式”清理,核准街道社区现行工作68项,明确职能部门事项实行人财物同步下放,实现权责对等,保障了街道、社区工作职能有效运行。

在机制建设上,昌吉市成立了由市委直接指导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协调议事制度,在街道、社区成立联建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三会四共”议事规则(每月召开1次兼职委员会、每季度召开1次“大工委”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1次辖区党组织大会,实行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和双向服务机制(街道社区主动指导服务辖区单位党建、精神文明创建、综治维稳工作,辖区单位积极承接社区公益项目、公共服务、志愿活动)。为压实共建责任,制定出台了《昌吉市规范和加强社区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市、街道、社区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建立区域党建共建工作责任清单,开展月统计、季通报,动态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倒逼书记亲自上手抓党建。同时,建立辖区单位履行共建责任评价机制,将辖区单位参与街道社区维稳服务情况列入精神文明创建、综合治理、单位绩效以及年度党建工作考核、领导班子考核内容,传导压力,推动落实,有效提升了城市党建工作和治理水平。

以多方联动为抓手构建区域共驻共建格局

昌吉市着眼构建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共建格,把推进社区党建阵地规范化建设作为基础,在完成9个400㎡以下社区阵地建设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解决1000㎡以下社区阵地工作方案》,通过辖区单位腾退、企业配套新建、房产公司无偿提供等多种方式,正加快推进35个1000㎡以下社区阵地建设。同时,统筹辖区单位资源,根据居民需求,建成辖区单位开放活动中心、多功能室、体育场馆等场所120余处,形成功能互补的区域化党建阵地群。

在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期间,昌吉市坚持文明共创、美化家园,引导各街道社区广泛参与、主动作为。延北街道党工委积极发挥表率作用,连续5年实施“城市共建项目认领工程”,推进小区绿地认养、环境卫生整治、街头游园美化等工作,社区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同时,全市380余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和9661名在职党员主动进社区开展岗位行动、家园行动、志愿行动,实施多个老旧小区道路管网和外墙保温以及棚户区改造项目,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显著成效。

以服务联做为带动共解居民群众需求诉求

在昌吉市延北街道金陵社区,全州首个“大管家”便民服务社在这里成立,该服务社为社区居民积极提供专业化、针对性服务,运行一年多来带动了160多人就业、解决了社区9个小区13栋楼房261户居民无物业管理等一系列难题,得到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这只是昌吉市抓服务联动的一个缩影。

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昌吉市始终把服务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行“一站式”“组团式”“社会化”服务,全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在“一站式”服务上,全市所有街道、社区均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按照“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原则,将民政、社保、就业等部门事项全部纳入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实现了居民“进一扇门、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并通过岗位承诺、菜单服务、结对联系、经常代理、公共公益5种服务方式,全面推行预约服务、全程代办机制,开展“五百六民”主题实践活动,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在“组团式”服务上,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纽带,以网格党支部为依托,把辖区单位、新兴组织中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组织起来,建立宣传教育、医疗卫生、扶贫济困等各类服务团队,实行多元化、联动式服务,构建“党政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服务新常态。目前,已累计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活动749次、接济困难群体1400余人次、解决320余人就业问题、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900余次。在“社会化”服务上,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工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四社联动”服务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补贴活动经费等途径,加快社会化服务进程。目前,共成立街道大管家服务中心、社区大管家服务社47个,引进福润金太阳等养老机构进驻6个社区,累计将235个公益项目投入社区,依托苏玉琴工作室、汇同、黄丝带、微微义工等76家社会组织组建了“义工联盟”,形成了辖区单位支持、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保障体系。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当有新作为。昌吉市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工作总要求和陈全国书记对昌吉州提出的“1+2”三件大事工作要求,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形成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奋力开创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昌吉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玛依拉西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