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hrbsnwy.com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hrbsnwy.com

改革开放40年丨下六工村制种农业富了乡亲

2018-07-31 10:10:46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七月的昌吉市,酷热难耐,但是昌吉市六工镇下六工村的制种农业作物却丝毫不受影响,茁壮成长,忙着抢收早熟种子的农户们却别有一番清爽和热闹。

史贵方是下六工村一片区村民,今年种植了18亩早熟豇豆种子。7月12日,笔者在他家采访时看到,两口子正把从地里收回来的豇豆从电动三轮车上卸下准备晾晒。“去年种的不多,再加上自己技术上没有把握好,最后种子公司验收的时候没过关,就没挣上钱。”史贵方一边往下卸,一边告诉笔者:“今年,我向村里的种植能手请教了种植的方法,在种子对花的关键时节请了技术人员给我指导,感觉今年的种子质量比去年就好了很多。等我把这些收回来的豇豆晒干弄好后,就拿到签订了订单的种子公司进行检验,我觉得今年应该有戏。”

“去年种的好的一亩地能产160公斤左右种子,每公斤最少能到卖到18元,今年有可能价格比去年还要好。”史贵方笑着对笔者说:“今年我的种子质量明显好于去年,检验合格问题不大,要是按照去年的价格,我这18亩豇豆种子就能有5万多元的收入。”

和史贵方一样,昌吉市六工镇下六工村很多村民都靠着种植制种农业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下六工村是六工镇有名的金三角地带,全村有耕地面积11000亩,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和制种农业。”昌吉市六工镇下六工村村委会副主任、一片区长杨建喜告诉笔者:“全村1800多人,除了一些在外打工的,剩下的几乎都在从事制种农业的种植,现在我们村已成为制种瓜、蔬菜、酿酒葡萄的生产基地。”

“老百姓是最会算账的。”杨建喜告诉笔者,以前下六工村基本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但效益一直不是很好。“我们村的耕地相对较少,而且家家户户的地比较分散,不利于大规模种植,这样导致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你就拿小麦来说,亩产要是过不了500公斤连1000元都收不上,几乎就是倒贴。”杨建喜说:“今年,村上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驻村工作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思路的推动下,大力支持村民种植制种农业,让信誉良好的种子公司进驻签单,这样,慢慢使村民的收入逐年提升。你像现在,我们种的制种丝瓜、豇豆、葫芦瓜等,每亩每年最少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

收益好得益于质量好。“我们现在种植的制种农业都是和种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销售渠道不成问题,但是质量一定要过关。”杨建喜介绍:“每年种子下来后,种子公司会照单全收,然后拿上种子去海南进行繁育检验,如果合格,立马给农户付账,如果质量有问题,是谁的就会退给谁,保证了从我们这里卖出去的每一粒种子都是合格产品。”

杨建喜的话在种植户杨建柱那里得到了验证。采访当天,笔者正碰上杨建柱给自己家的制种瓜进行人工对花。

“对花太重要了,对时间、温度、技术要求很高,这直接影响着种子质量的好坏。这几天天气好,特别适合对花,我今天早上4:00就来了,要赶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弄完。”杨建柱说:“现在我们村的制种农业前景很好,我们一定不能马虎,因为这地里种植着我对美好生活新的希望。”(梁宏涛)

责任编辑:玛依拉西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