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疫苗知多少
宫颈癌疫苗,又称为HPV疫苗,是疫苗的一种,可以防止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医学界研究表明,99.7%的子宫颈癌都是由于HPV病毒导致的。在全世界使用该疫苗的160个国家里,有相当一部分将之称为“宫颈癌疫苗”,尽管这不够严谨。国际上普遍认定,HPV疫苗对9-45岁的女性都有预防效果,如果女性能在首次性行为之前注射HPV疫苗,会降低90%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
2016年7月18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16型和18型](商品名:希瑞适)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上市许可,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的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2017年7月,希瑞适正式上市,适用于9-25岁女性。
2018年4月2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信息,由默沙东研发的两个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即九价HPV宫颈癌疫苗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4月28日,宫颈癌九价疫苗批准上市。5月底6月初,内地首针在海南的博鳌超级医院接种。
接种年龄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妇科主任刘继红教授介绍,每100万HPV感染者中,有10万会发生子宫颈细胞学异常,其中8000人发展为高度病变,1600人最后发展为子宫颈癌。即是说,HPV感染者发展为子宫颈癌的几率是0.2%。该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清除,只能靠提高机体免疫力,产生抗体清除病毒达到自愈。感染该病毒后,一般要经过10-15年才发展为宫颈癌,临床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很重要。一级预防是疫苗,全球第一个肿瘤疫苗———宫颈癌疫苗已经诞生,疫苗最佳接种年龄是15岁。
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全世界每年有46万新发病例,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子宫颈癌。2002年——2012年,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稳步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在广州,由于性观念的改变、环境污染和不良卫生习惯,小于30岁的子宫颈癌患者明显增多,各大医院2005年收治的住院病人比2004年增加了1/3,仅中大肿瘤医院和省人民医院两家收治的病人总数就超过1000例,比整个澳大利亚的宫颈癌病人总数还多。
疫苗种类
目前有三种HPV疫苗上市,分别是默沙东的四价(6、11、16、18型)、九价(6、11、16、18、31、33、45、52、58)HPV疫苗和葛兰素史克公司的二价(16、18型)HPV疫苗。价代表的是HPV病毒的亚型,16和18价是高危型HPV病毒,6和11价是低危型病毒。
接种时间
香港疫苗站介绍接种默沙东的四价、九价疫苗时,应于六个月内分3次注射。疫苗应按以下时间使用:
第一剂:自行选择日期
第二剂:第一剂后二个月
第三剂:第一剂后六个月
(例如:第一剂于一月一日注射,第二剂及第三剂便应分别于三月一日及七月一日注射。
二价宫颈癌疫苗接种时间是0,1,6个月接种三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