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hrbsnwy.com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hrbsnwy.com

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丨“菜篮子”“肉案子”“鱼池子”…… ——昌吉市农业品质工程让农民捧出“金饭碗”

2018-06-06 12:08:30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字体: 打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昌吉市市委、政府始终把老百姓的“菜篮子”“肉案子”……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老百姓满意度和幸福感为准绳扎实推进“菜篮子”“酒坛子”“奶瓶子”“鱼池子”“肉案子”“金种子”工程建设,总体实现有序发展、市场稳定,让百姓手中的“菜篮子”“肉案子”……发展越来越稳,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市场效益越来越好,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

“菜篮子”百卉千葩

刚刚立夏,位于佃坝镇土梁村的市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温室大棚里,菜农崔新军管理的黄瓜大棚已经陆续上市。这几天,他请来佃坝镇党委委员杨磊查看黄瓜的长势,联系销售市场,忙得不亦乐乎。他告诉记者,这个大棚的黄瓜已经摘了3回了,基本上在本市范围内就可以销售完。 佃坝镇土梁村菜农崔新军说:“连续几年种植四个蔬菜大棚,以西红柿和黄瓜为主,一年是两季,主攻春提早和秋延晚这两季,一年下来,纯收入有9万块钱,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产量也高,挣钱也快。”

佃坝镇是昌吉市最早发展设施农业的乡镇。借助优越的地理优势,自1993年至今,全镇已建成现代化温室大棚840座,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7000吨,实现销售收入达1400万元。佃坝镇党委委员杨磊告诉记者,乡镇下个阶段的重点是继续巩固提升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他说 :“结合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以及区州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由纯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功能方向转变,在提高蔬菜品质、产量的同时,也要增加蔬菜的种植种类,增加菜农收入,把我们佃坝镇打造成为全市、全州乃至全疆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满足广大消费者对蔬菜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昌吉市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着眼特色生产和错峰供应,不仅丰富了全市各族群众的“菜篮子”,而且使越来越多的菜农实现了增收致富。滨湖镇迎丰村菜农高华云这两天正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无公害蘑菇,她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她采收的第三茬蘑菇了,现在每公斤可以卖到8块钱。高华云告诉记者 :“自己种了2个温室棚蘑菇,已经出产了三、四吨,全部在昌吉市区销售,客户都是主动上门运输,还没有销售完毕,已经收入万把块钱了。”

截止目前,昌吉市共建设蔬菜大棚3600座,发展设施农业4400亩,蔬菜种植户1200人,每年向市区、乌鲁木齐、五家渠等周边地区提供各类蔬菜瓜果1.204万吨,年销售收入达4200万元,人均增收3.5万元。(马月)

责任编辑:玛依拉西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