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hrbsnwy.com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hrbsnwy.com

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

2018-03-26 12:56:12 来源:
【字体: 打印

——记昌吉市广播电视台住三工镇长丰村工作组组长 佘再兴

佘再兴,昌吉市广播电视台党支部书记,一位多年埋首在宣传文化领域工作中的干部,2016年被派往三工镇长丰村开展“访惠聚”工作,住村后,他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针对村民信念淡化、思想保守等突出问题,从村民思想这个“根”上着手,通过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完善思想教育的载体、提振基层群众的精气神,切实转变基层群众的思想观念,并让现代文化根植于基层大地。

着力“三个突出”,丰富思想教育内容。突出党员干部理论教育针对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对新形势、新任务了解不多的问题,他组织带领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讲党课、举办手抄《党章》比赛、参加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参加“花儿昌吉”建设之行动纲要专题宣讲、参观昌吉市经济社会发展辉煌成就展等活动,不断丰富党员思想教育的内容,切实提升理论水平。突出基层“去极端化”教育。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以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及“去极端化”为主题,充分发挥工作组引领作用,以“面对面”“草根化”的方式,对经常受不到教育的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文广工作优势,协调市花儿艺术团开展“去极端化”演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舞蹈、歌曲等形式宣传教育,提高各族群众的“免疫力”,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凝聚起了“去极端化”宣传教育的强大合力。三是突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针对走访中反映到的水费收入不透明、农村集体土地承包费去向不明等问题,他利用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日,结合中央“八项规定”,讲授党课《反腐历程和经验之我见》,深入浅出地指出基层干部腐败的危害性,给全体村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旨在让大家算好清廉账,筑牢防腐高墙,切实增强乡村党员干部的为民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

搭建“三个平台”,完善思想教育载体。一是打造“文化墙”,展现新风尚。为更好营造村委会文化氛围,大力倡导农村文明和谐新风尚,投入2万余元,在长丰路村委会路段打造100多米长的“文化墙”, “文化墙”内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的内容,集公益性、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在寓教于乐中播撒文明,弘扬了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理念,如今,这道“文化墙”成为长丰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用好“大喇叭”,传播好声音。针对村里大喇叭没声音这一问题,积极和村领导协调对接,最终使得长丰村“大喇叭”恢复,并明确专人管理,落实工作责任,设置定时播放功能,每天早晚,党和政府的好声音被及时传递到各家各户,入脑入耳入心,如今,“大喇叭”已然成为村民学习知识、了解政策、获取信息的“好帮手”。三是办好“文化节”,传递正能量。以全市首届农牧民文化艺术节为契机,通过举办“道德讲堂”、第一届戏曲大赛、开展以“知我昌吉、爱我昌吉、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系列、庆“七·一”升国旗仪式暨重温入党誓词仪式等活动,不断丰富着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增进文化的感染力,积极传递正能量。

实现“三个转变”,提振基层群众精气神。一是基层组织的“务实化”。“打铁还靠自身硬”,他通过开展党员干部“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讲授《廉政党课》、党员日等,全面加强对村干部政治组织观念、群众观念、政策法制观念和勤政廉政观念的教育活动,促使村两委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廉洁意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今年的村“两委”班子换届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一例吃请送礼拉选票现象。村上的两个文明建设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证,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得到顺利开展。二是生活方式的“文明化”。通过政策的宣传、活动的参与、实地的参观,广大党员干部深刻体会到了昌吉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增强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开启营造优美环境行动,特别是在今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长丰村在治理“脏、乱、差”方面力度空前,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三是娱乐方式的“健康化”。几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使得打牌、赌博等不良习性在长丰村长期得到蔓延,自工作组进驻以来,他积极协调村委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得群众“读有书屋、唱有设备、演有舞台、学有辅导、跳有广场”,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方式潜移默化地教育群众,帮助群众摒弃不良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

责任编辑:昌吉市“访惠聚”办公室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