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hrbsnwy.com

昌吉市人民政府

www.hrbsnwy.com

“小板凳宣讲队”走心宣传赢民心

2016-10-16 16:29:53 来源:昌吉市“访惠聚”办公室
【字体: 打印

——记昌吉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州发改委、昌吉市法院驻北京南路街道天方社区工作组

在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天方社区小游园里,上百名居民群众坐在小板凳上认真聆听法律宣讲队队员的精彩讲解,有人时不时拿起笔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是天方社区工作组创办的“小板凳法律宣讲队”现场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的一幕。

天方社区成立于1999年,位于昌建花园小区内,属于昌吉市城区中心地带,社区呈现“三多一杂两难”的特点:“三多”即社区贫困居民多、老年人多、行政企事业单位多;“一杂”即居住人员成份杂;“两难”即基础设施差、路面破损严重,上下水管网老化、上水供应不足,下水堵塞难通,小区出口入口多,安全防范和管理难度大,这些现实状况造成了小区里邻里纠纷多、社会矛盾凸显的局面。

为有效解决和改变这一局面,在第二批访惠聚工作组与社区的共同商议下,结合社区实际和工作组特点,创建成立了“小板凳法律法规宣讲队”,这支队伍的人员主要来自于社区、访惠聚工作组、昌吉市法院审判员和法官,目前义务法律宣讲队员增至18人。昌吉市法院法官付耕云,今年已经60岁退休了,他是第二批驻天方社区工作组成员,也是小板凳法律宣讲队的创建者之一,虽然退休了但他一直关注着、关心着小板凳法律宣讲队,擅长调解民事纠纷的他,每次开展活动都一次不落的参加,用他的话说:“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居民之间和谐了,小区也就稳定了!”小板凳法律法规宣讲队中有13人是昌吉市法院固定的,5人是来自第二批和第三批访惠聚工作组的,他们正是被付老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感染,被他乐此不疲地投向志愿活动的热情所感动自愿加入的,这支队伍在日益壮大.....自成立以来已经为社区居民调解了数百起邻里纠纷、信访矛盾,架起了工作组与各族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法律援助解民忧

李慧洁在昌建花园门面房一楼经营着一家理发店,7月中旬,因二楼房屋漏水,导致她家刚刚装修好的店面墙纸开胶,屋顶墙体大面积起皮,出现这一情况后,李慧洁自己去找了二楼承租户,但二楼承租户因长期停业找不到人,电话联系上后得知人在外地,无法当面处理。情急之下,正好看到天方社区“访惠聚”工作组“小板凳法律宣讲队”在小区现场为居民宣讲法律知识,李慧洁主动上来与宣讲队员进行咨询如何解决她的这一问题,宣讲队员了解情况后,及时跟进,与社区书记想方设法联系到了二楼房东,将此情况详细告之。第二天社区书记和宣讲队员还有房东一同来到了现场,并与其商量解决办法,经过耐心调解后,双方进行了互相退让最终达成了一致,屋顶防水费用2800元由二楼房东解决,墙纸开胶修复费用由李慧洁本人自己承担,双方对工作组“小板凳法律宣讲队”及时处理此问题的结果都比较满意,经过此事件后,双方还互相留下了联系电话,并建立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友情。

司法调解促和谐

家住昌建花园小区的汪娟,因一次家中偶然断电,发现所住楼道单元的照明灯线接到自家的电表箱上了,她去找物业公司负责人,物业公司当时以不知情给予了答复,在她多次找物业公司无果的情况下,她的邻居告知让她去找“小板凳法律宣讲队”。当得知“小板凳法律宣讲队”正在昌建花园小区内宣讲时,她及时赶到现场。昌吉市法院女审判员李岩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已经3年多了,面对面接待了汪娟,待听完她的诉说后,宣讲员先对她的情绪进行安抚,然后就如何解决支招,她一下感觉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宣讲结束后,宣讲员找来昌吉市供电局电工实地查看,居民汪娟反映情况属实,具体原因是由于2012年实施外墙保温时进行更换电表线路所致。经“小板凳法律宣讲队”出面与电业局协调,将其电表线路进行重新连接,并赔付社区居民汪娟三年楼道单元的照明灯费用450元,以充电费的形式存入汪娟的电卡中。

服务群众得民心

驻天方社区“访惠聚”工作组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统领“六项任务”,不畏困难,勇于担当,从细处着眼,在实处入手,用心访民,用情惠民,充分利用“访惠聚”工作组资源优势,实行“一包五联”工作方法,工作组每人包一个网格,联系一户困难家庭、一户少数民族家庭、一名老党员、一名空巢老人,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做。为14户困难家庭解决了就医、就学等问题,与18户少数民族家庭结成交流对子,为10名行动不便,不能参加社区活动的老党员上门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14名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小板凳”虽然解决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只要做好了,就能够温暖群众的心,只有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才能最大程度的凝聚民心,使社区成为各族群众的“信息箱”,成为党和政府的“传声筒”。其服务的主要形式就是走进各小区、小游园和广场,对涉及居民婚姻家庭、劳务、邻里关系、损害赔偿及合同赔偿等方方面面展开现场说“法”,深受居民群众认可。除了主动宣讲,居民们面对面询问也是“小板凳法律法规宣讲队”开展宣讲的重要形式之一。居民群众根据自己的需要直接提问,宣讲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答。双方围拢在一起,彼此敞开心扉说知心话。昌吉市法院女审判员周婷,从事婚姻家庭纠纷审判工作3年,她说“我们自愿加入宣讲队,很乐意帮助大家调解纠纷,邻里间的矛盾少了,大家相处起来才融洽嘛。”

为让小板凳服务居民群众常态化,社区工作组每半月组织开展一次“小板凳法律法规宣讲队”活动,宣讲队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在总结探索“面对面、心贴心”的全新理念,采取面对面解答居民的烦心事,及时解答居民群众的法律疑惑,达到帮助广大居民群众解除困惑,化解矛盾、稳定情绪、平衡心态的成效,为各族居民群众解答法律疑问百余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人次。“以前遇到赡养、水电等纠纷时,不懂用法律维权,邻里之间为一点小事就会闹出纠纷,现在好了,小区里有了法律宣讲队,既不用跑远路,懂法又公道,坐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小区居民们对宣讲队处理的纠纷心服口服......通过一个个“微行动”,拉近了干群距离,赢得了群众信任,凝聚了党心民心。

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予人方便,自己方便,如果大家和邻居互不相让,矛盾只会越来越大,“小板凳法律法规宣讲队”让温情延续,每个人在用“小家”感动“大家”,辖区各族群形成了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处处呈现出一片祥和、文明、美丽社区之花,为实现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责任编辑:昌吉市“访惠聚”办公室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3649-3

昌吉市人民政府开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昌吉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

ICP备案编号:新ICP备13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