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昌吉市外事侨务旅游局部门决算信息公开
第一部分 部门单位概述
根据昌吉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16年度昌吉部门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现将我局2016年部门决算公开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旅游行业行政法规、行业标准规范;结合昌吉市实际研究拟订昌吉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研究拟订昌吉市旅游市场开发战略,组织昌吉市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宣传和重大促销活动;组织、指导重要旅游产品的开发。
(三)加强昌吉市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应急救援职责,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昌吉市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引导旅游产业的社会投资和利用外资工作;指导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市旅游基本建设项目的申报、监督、验收工作;负责全市旅游统计、行业信息发布及信息化建设工作。
(四)承担辖区内经营旅游业务企事业单位的行业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初审旅游建设项目建议书,初审外商投资旅游建设项目建议书,论证初审市级度假区和其他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及配套设施(含旅游宾馆、饭店);负责旅游商品设计开发、旅游商业街建设和产品品牌营销的业务指导工作;承担特种旅游、红色旅游、特色旅游等旅游项目的规划及相关管理工作。
(五)负责初审和申报昌吉市三星级以上(包含三星级)旅游饭店;负责审批和复核昌吉市辖区内二星级以下(含二星级)旅游饭店;负责推荐和初审3A以上(包含3A)的旅游景区(点);负责初评和申报国家级2A、1A级旅游景区(点);负责推荐和初审三星级以上(包含三星级)“农家乐”;负责复核和审批昌吉市辖区内二星级以下(包含二星级)“农家乐”;负责推荐和申报S级滑雪场;负责旅行社的申报工作及昌吉市辖区内旅行社分社、门市部审批备案和管理工作。
(六)承担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规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和服务行为。
(七)拟订并组织实施旅游人才规划,指导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实施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和等级制度;指导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及评先创优工作。
(八)承办昌吉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旅游局设2个内设机构:党政办公室、综合业务科
(三)人员编制
编制人数15人,其中:行政人员编制6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0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9人。实有在职人数15人,其中:行政在职5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0人,事业在职9人,工勤在职人数1人。离退休人员2人,其中:离休人员0人,退休人员2人。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昌吉市旅游局(单位)部门决算包括:昌吉市旅游局(单位)部门本级决算。
纳入昌吉市旅游局(部门)2016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名单见下表:
序号 单位名称 备注
1 昌吉市旅游局单位本级
第二部分 昌吉市旅游局2016度部门决算报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三、收入支出决算表
四、收入决算表
五、支出决算表
六、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八、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
九、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行政事业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一、基本建设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十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十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
十六、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十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十九、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
二十、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二十一、资产负债简表
二十二、资产情况表
二十三、国有资产收益征缴情况表
二十四、2016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表及说明
第三部分 昌吉市旅游局2016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6年度我局财政拨款收入4004709.59元,其中:行政运行:2064281.31元,其他旅游业管理与服务支出:1809800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130628.28元。本年支出5053009.59元,其中:基本支出5053009.59元。年末结转结余11700元。
二、部门收入情况说明
2016年度我局财政拨款收入4004709.59元,其中:行政运行:2064281.31元,其他旅游业管理与服务支出:1809800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130628.28元。
三、 部门支出情况说明
2015年度我局本年支出5053009.59元,其中:基本支出5053009.59元,包括人员经费2110094.8元,日常公用经费2942914.79元 。
四、 部门结转结余情况说明
2016年度我局年末结转结余11700元,其中基本结转结余11700元。
五、 部门“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支出情况说明
2016年我局“三公经费”支出总额为43049.99元,其中:公务用运行维护费43049.99元,公务用车保有量3辆,主要用于公务用车加油,维修等。本年无会议费。
六、 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说明
(一)综合收支与上年度决算对比情况
2016年决算收入为4004709.59元,2015年决算收入为4925972.22元,较上年减少921262.63元。主要减少原因:2016年未拨付地方旅游开发补助经费。
2016年决算支出为5053009.59元,2015年决算支出为3865972.22万元,较上年增加1187037.37元。主要增加原因:2015年拨付地方旅游开发补助经费,在2016年支付。
(二)财政拨款支出与年初预算对比情况及增减原因分析说明(预决算差异分析)
2016年决算支出为5053009.59元,年初预算安排支出2071217元,较年初预算增加2981792.59元。支出增加原因:人员经费增加,2015年拨付地方旅游开发补助经费,在2016年支付。
(三)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2016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2142914.79元
(四)部门国有资产占用和国有资产收益征缴情况说明
截止2016年12月31本部门共有车辆3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3辆。无国有资产收益征缴情况
(五)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1、旅游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6年,1—11月份,我市共接待游客 250.1万人次,同比增长6.5%,实现旅游收入23.01亿元,同比增长10%,接待过夜游客49.35 万人次,同比增长5.3%,完成旅游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53亿元,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2、以项目促发展,强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旅游项目及招商引资工作,把抓项目、争资金作为旅游发展的有力抓手,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先后实施了杜氏国际乡村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鸿都国际大饭店、华东酒店、铂雅酒店、鑫大都餐饮庄园、回民小吃街二期、亚中宾馆改扩建、新疆特产街、芸农庄、红河谷漂流项目、努尔加旅游滑雪场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工作,截止11月份,全市共完成旅游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53亿元。其中:州重点项目鑫大都餐饮庄园一期项目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额2000万元,完成实物工作量6000平米;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区、州旅游项目扶持资金。2016年共争取上级旅游项目扶持资金253万元,其中:昌吉市丝路旅游特产电商产业园项目争取资金100万元、旅游厕所及农家乐补助争取资金153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旅游规划、农家乐提质升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新建项目努尔加旅游滑雪场项目、芸农庄、红河谷漂流项目,续建项目鸿都国际大饭店项目,截止11月份,已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7亿元。
3、以品牌树形象,全面实施旅游品牌创建工程。一是实施旅游品牌兑现补助。于4月10日,组织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旅游企业87个单位共100人,在金轮宾馆召开了“昌吉市2016年旅游工作会议”,对2015年度取得旅游品牌创建的旅游企业进行资金兑现奖励,共兑现奖励资金66万元,对取得“十佳优秀旅游企业”、“新疆礼物”等荣誉称号的旅游企业给予颁发奖牌。此次兑现大会的召开,加速推进了昌吉市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加大旅游品牌创建力度。2016年,通过“企业自愿申报、乡镇、办事处推荐、市旅游局登门服务”的原则,实施了国家A级景区、星级农家乐旅游品牌创建工程。对芸农庄创建国家AAA级景区,昕北新胡杨生态园创建四星级农家乐,芸农庄、裕和农家乐、和庄度假村创建三星级农家乐,乐宴回民食府、回民景水湾农家乐、尕小伙、布丽布丽农家乐、娜孜古丽农家乐创建二星级农家乐进行了前期辅导、初评,并已向区、州旅游局申请终评。按照区、州旅游局对三星级以上饭店年度复核工作的相关要求,对我市9家星级酒店开展评定性复核。
4、以宣传促销为突破,全面提升旅游对外影响力。一是实施以节促销。连续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昌吉)国际美食文化旅游节、第十四届冰雪风情旅游节、第八届乡村旅游节,第二届摄影大赛、六工镇垂钓大赛、阿什里乡蔬菜采摘节、华兴风筝节、榆树沟镇重力酒庄葡萄采酿节、杜氏欢乐王国节等旅游系列节庆活动,拟计划于12月28日以努尔加国际滑雪场为主会场,中央公园、人民公园举办的冰灯节,芸农庄举办的北欧童话世界活动、阿什里龙山滑雪场冰雪节、六工镇的冬捕节为分会场的第十五届冰雪风情旅游节,通过节庆的举办,丰富了旅游宣传促销形式,提升了旅游文化品味,以节促旅的拉动效应明显。二是实现多媒体合作。与《人民画报》、昌吉日报、都市消费晨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合作,开辟旅游专栏,通过昌吉州旅游联合营销促进中心网站、微信平台及“昌吉市零距离”微信平台,全面介绍昌吉市旅游资源。自办“昌吉旅游”、“观音寻根.妙善老家”、“观音故里”等微信平台。截止目前,“昌吉旅游”微信平台共推送信息508期,现有关注人数4000余人。三是积极打造昌吉旅游集散地。依托新疆大剧院、新疆特产街为平台,大力发展旅游火车专列旅游新业态项目,成功举办百岁快车新疆旅游文化交流节”、“鲁疆情、鲁昌行”、“晋疆情、晋昌行”、苏昌“逍遥号”丝绸旅游专列活动、“闽疆情?泉昌行”泉州援疆丝绸之路旅游专列,成功组织北京、天津、陕西、山东、山西、福建泉州旅游专列共计4100人次来昌吉市旅游。通过一系列举措,我市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5、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快乡村游整村推进工作。
2016年,昌吉市旅游局围绕市委提出的“花儿昌吉”建设部署及“两清两美一绿”行动纲要,按照“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的要求,将乡村游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机融合,重点推进并实施了硫磺沟镇楼庄子村和二六工镇下六工村乡村游整村推进示范村创建工作。
(1)硫磺沟镇楼庄子村。一是编制硫磺沟镇产业发展概念性规划,委托北京规划公司编制硫磺沟镇楼庄子村整村推进旅游规划;二是依托硫磺沟镇楼庄子村得天独厚的逆温带气候、杏林、头屯河风景、天然胡杨、雅丹地貌等资源,累计投资450余万元,打造以四月赏花季为品牌的“杏花村”十里旅游长廊,建成牧家乐12户,其中已初步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乐2家,维吾尔族特色体验型绿色庭院2家,打造以杏子采摘为主的采摘园3家,总计采摘面积达100余亩;三是进一步完善道路、居民点巷道、停车场、自来水管网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二六工镇下六工村。一是科学规划,对二六工镇旅游编制规划内容进行调整,投入30万元,对下六工村整村推进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专项规划。二是村企联动、完善基础,全力推进整村旅游发展。投资6250万元,完成商业街建设项目。三是投资80万元在下六工村建成民族手工艺品、服饰研发制作基地。四是积极引进台湾“芸农庄”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度假区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003亩,总投资6000万元。
6、以自身建设为突破,全面提升旅游系统服务水平。昌吉市旅游局结合工作实际,从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农家乐升级改造、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加以突破。一是加强学习、强化培训,旅游服务素质明显提升。结合昌吉州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创新区”战略,邀请四川省经信委智慧旅游专家组专家叶雪松博士为全市旅游企业经营户做了以“智慧旅游”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旅游企业80家在金轮宾馆开展了昌吉市旅游行业安全工作会议,组织68名旅游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在华业宾馆开办了昌吉市旅游微信平台通讯员培训班。二是规范旅游企业管理行为。为新创建成功的星级农家乐统一免费制作、安装了《农家乐各项管理制度》,修编了《昌吉市旅游交通地图》及《昌吉市旅游景区解说词》。三是依托旅游微信平台,创新性地建立了A级景区、星级酒店、星级农家乐、旅行社4个微信管理群,将全市旅游企业纳入微信管理群进行统一管理,使各类文件精神的传达更加方便、快捷。四是与环保局、气象局达成了战略性协议,每天定时向旅游企业公布了当天空气质量及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五是召开旅游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会,组织酒店、旅行社、农家乐就如何应对市场、遏制经济下滑,扶持企业发展,增加收入进行了座谈,制定了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7、加大安全执法检查力度,旅游市场环境和谐有序。将2016年作为旅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由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公安、工商、质监、消防、食药、安监等成员部门在节假日期间对全市重点旅游服务单位进行了无缝隙往复式的全面检查,确保了我市旅游行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并于3月针对34家旅行社进行了年审。结合我市旅游行业“打非治违”专项活动的开展,于4月3日召开了2016年昌吉市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旅游局监督管理处对我市36家旅行社规范经营专项检查,加大了对全市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并于7月下旬,在人民公园举办一次昌吉市旅游行业高空缆车应急救援演练观摩会。载止目前,我市共开展联合安全生产大检查8次,排查隐患22处,整改22处,整改率100%,建立健全了旅游投诉工作机制,通过旅游投诉监督电话,及时受理、处理旅游投诉案件9起,处结率、满意率均达100%。
8、冬春季旅游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区州旅游局冬春旅游活动主题,结合昌吉市冰雪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我市及早谋划,制定《昌吉市冬春季旅游活动工作总体方案》,从冬春旅游节庆举办、精品线路打造、配套资金政策及措施等方面,促进昌吉市冬春旅游发展。一是采取“以节造势、聚集人气”的方式,在全市举办冬季旅游系列节庆活动。主要活动有:芸农庄举办的自治区旅游协会“房车自驾露营地年会、“爱新疆?游家乡”冬春旅游全疆启动仪式、举办“给我一天 还你千年”花儿昌吉一日游活动、以新建的努尔加滑雪场为主会场举办昌吉市第十五届冰雪风情旅游节,在分会场中央公园、人民公园举办冰灯节,芸农庄举办北欧童话世界活动,阿什里龙山滑雪场举办冰雪节、六工镇举办第四届冬捕节,在正月十五举办昌吉市社火大赛等8项系列活动。二是开展展会营销。于2016年12月开始,为期两个月,将“花儿昌吉—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在昌吉市文博中心进行展览,组织昌吉市特色旅游企业于2016年11月25日—27日参加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暨第十一届中国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昌吉市冬季冰雪旅游推介会暨努尔加滑雪场冰雪风情节发布会)。三是加强冬春季旅游媒体宣传。与新疆狐狸视觉文化传媒公司合作制作昌吉市冬春旅游宣传折页,与昌吉电台合作,宣传昌吉市涉及冬季冰雪旅游项目,通过昌吉州旅游联合推广中心微信平台及“昌吉市零距离”微信平台,“昌吉旅游”微信平台全面介绍昌吉市冬春旅游资源、产品与旅游环境,推介昌吉市冬季旅游。四是主推昌吉市冬季精品旅游线路。根据昌吉市冬季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位优势,面向广大游客推出:冰雪体验一日游,路线为:乌市、昌吉—努尔加滑雪场(龙山滑雪场)—回民小吃街—新疆大剧院;城市休闲文化一日游,路线为:乌市、昌吉—农业博览园—回民小吃街—宁边粮仓—文博中心—恐龙馆—新疆大剧院;赏冰灯品美食一日游,路线为:乌市、昌吉—农业博览园—回民小吃街—人民公园—中央公园;乡村冰雪一日游,路线为:乌市、昌吉—芸农庄北欧童话世界—昌吉市都市胡杨林等4条冬季精品旅游线路。五是加大政府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实行冰雪旅游项目票价惠民政策,通过政府补贴,企业优惠的方式,对滑雪爱好者实行票价成本价。初步拟定今年对开展冬季旅游项目的旅游企业(努尔加滑雪场、龙山滑雪场、杜氏旅游、芸农庄)实行惠民票价。对外地游客通过旅行社来昌吉市前往指定旅游参观点(努尔加滑雪场、龙山滑雪场、杜氏旅游、芸农庄)的按人次每人奖励10元,过夜游客来昌吉星级饭店入住的按每人30元标准进行补助,现政策补贴方案已上报昌吉市委、政府,等待上会通过。
(二)工作创新及亮点
1、项目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完成了鸿都国际大饭店、华东酒店项目建设,现已投入运营,2家高级酒店的建设及运营填补了我市无五星级标准酒店接待设施的空白,新引进庙尔沟乡天山红河谷漂流项目及投资3亿元打造5S级努尔加滑雪场建设项目,漂流项目的引进为全州旅游业增加了新的旅游业态,努尔加滑雪场项目建设为昌吉州新添了一家高级滑雪场。
2、争取国家、区、州旅游项目扶持资金位居全州全列。2016年共争取上级旅游项目扶持资金253万元,其中:昌吉市丝路旅游特产电商产业园项目争取资金100万元、旅游厕所及农家乐补助争取资金153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旅游规划、农家乐提质升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建设。
3、宣传促销实现新突破。依托新疆大剧院、新疆特产街为平台,大力发展旅游火车专列旅游新业态项目,成功举办百岁快车新疆旅游文化交流节”、“鲁疆情、鲁昌行”、“晋疆情、晋昌行”、苏昌“逍遥号”丝绸旅游专列活动、“闽疆情?泉昌行”泉州援疆丝绸之路旅游专列,成功组织北京、天津、陕西、山东、山西、福建泉州旅游专列共计4100人次来昌吉市旅游。通过旅游专列活动,我市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4、积极引进台湾民宿旅游模式。在二六工镇实施了“芸农庄”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度假区项目。项目占地1003亩,总投资6000万元。该项目一期建设已于9月完工并投入运营。项目计划建设北美百亩海棠赏花儿基地、百亩鲜食葡萄采摘基地、百亩玫瑰花种植基地及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等,形成看“花儿”演出、品“花儿”美食、住“花儿”建筑、购“花儿”饰品、游“花儿”景点”的乡村游特色要素,带动二六工镇红星村周边土地流转4000亩,转移劳动力100余人。
5、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借助美食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冰雪风情旅游节、第八届乡村旅游节,六工镇垂钓大赛、六工镇冬捕节、阿什里乡蔬菜采摘节、华兴风筝节、榆树沟镇重力酒庄葡萄采酿节、杜氏欢乐王国节等旅游系列节庆活动。
6、成功举办昌吉市第二届华兴杯“花儿之城--昌吉”摄影展大赛。此次大赛共评选展出获奖作品137幅,其中:风光类作品36幅、记录类作品36幅、创意类作品14幅、援疆类作品21幅、华兴生态旅游景区作品20幅、昌吉市对口支援城市阿图什风光摄影作品10幅。
7、乡村游“互比、互学、互帮”的氛围浓厚。成功组织33家农家乐开展了以“提升、规范、发展”为主题的农家乐提质升级“互比、互学、互帮”现场观摩会,通过观摩推动“农家乐”在创业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努力把“农家乐”培育成为“产业繁荣、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特色鲜明、服务高效、带动力强”的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产业。
七、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说明
2016年度项目支出0元。
八、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九、专业名词解释
2017年10月10日